来源:雪球App,作者: 卓哥投研笔记,(https://xueqiu.com/9191123408/333608791)
我们先来看看商家说的25%抽成。卓哥做了一张图,来说明整个外卖环节的利益链。
整个订单加上配送费,消费者支付了48元,但商家只收到了35.2元,给了美团12.8元,那么12.8/48=26.7%,这就是美团25%抽成的由来。但商家付出去的12.8元,骑手拿了大头是7元,其次是代理合作商4.22元,最后才是美团1.58元,骑手/代理商/美团从商家付款中拿到钱的占比为55%/33%/12%。
早期美团在外卖大战中胜出,代理商可谓立下汗马功劳,所以早期代理商从整个外卖利益链条中每年拿走数百亿元的利润,一个管10个县城的代理商一年赚几千万很正常。到后来,美团逐渐加大直营占比,现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基本都被美团收归直营了,收回不少利润,但下沉市场还是代理商在做,目前也有百亿级的利润在他们手上。
我们再来看美团数据,2024年,美团外卖(不包括闪购,仅仅是餐饮),总体交易金额(GTV)是1.03万亿元,这是全国消费者的付款总额。其中,1670亿元会以技术服务费、履约服务费以及在线营销费的形式计入美团收入,那么美团外卖抽成=美团外卖业务收入/消费者付款总额(GTV)=1670亿元/1.03万亿元=16.2%。
注意,美团外卖业务的收入不等于美团外卖的利润,因为美团运营这么大个平台网络肯定有成本,比如履约配送成本、美团员工工资、带宽服务器等费用,其中最大部分是配送履约成本,2024年大约是800亿元(不包括闪购)。美团外卖业务利润大概是320-330亿元,注意,是税前利润,交完企业所得税以及总部分摊费用之后,还剩250亿元左右,这是净利润。
一个朋友跟卓哥吐槽,挣250亿还少了吗?还是看看数据。
互联网平台习惯用经营利润(EBIT)/总交易额(GMV)来计算利润率,称为交易额利润率。2024年,某宝某猫的交易总额为8万亿,经营利润(EBITA)大概是1930亿,交易额利润率为2.4%;PDD 4.7万亿,经营利润大概是1180亿,交易额利润率为2.51%;某东,不敢提某东。某团是3.17%,某团确实要高于某宝和PDD,但也没有三、四楼那么高了。
说个笑话,美团成立至今累计亏了多少钱?1390亿元。这在美团2024年财报中,资产负债表的留存收益项目可以看到,当然这里面有大概是1250亿元是因为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亏损(主要在上市时)。简单说,考虑到美团外卖早期的补贴、优选、共享单车等业务的亏损,美团背后资本(大中小股东)投的本儿还没收回来呢。
这里补充一个小知识哈,按照国内税法,留存收益为负是不能分红出境的,短期就别等美团分红了,回购没问题。
所以说,商家、美团都没有说谎,只是商家以为所有抽佣都被美团拿走了,其实很大一部分抽佣支付给了代理商。